西安哪里有古钱币鉴定
在原始社会末期早出现的货币是实物货币。一般来说游牧民族以牲畜、兽皮类来实现货币职能,而农业民族以五谷、布帛、农具、陶器、海贝,珠玉等充当早实物货币。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如半坡出土大量陶罐作为殉葬物;大汶口文化殉葬大量猪头和下颚骨,表明猪和陶器在原始社会后期曾起过货币财富的职能。但众所周知,流通较广的古代实物货币为“贝”。因为充当实物货币,牛、羊、猪等牲畜不能分割,五谷会腐烂,珠玉太少,刀铲笨重,故后集中到海贝这一实物货币。海贝可作颈饰,有使用价值,便于携带与计数,因此在长期商品交换中被选为主要货币。在考古发掘中,夏代,商代遗址出土过大量天然贝,贝作为实物货币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因此中国汉字中和财富,价值有关的字大多与“贝”字有关。如:贵、资、贪、贫、财、购等。
综上所述,原始社会后期至夏、商、周时代主要货币形态是实物货币,流通较广的是天然贝。后期出现少量金属称量货币、铸币,属货币萌芽与形成时期。 2012秋季拍卖会 大清银币光绪元宝广东省造库 平重一两 成交价:RMB 2,780,700
2014中国艺术品展览拍卖有限公司秋季拍卖会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 成交价:RMB 1,562,220
2012年秋季拍卖会 光绪元宝京局制造 庚子库平七钱二分 (一对) 成交价:RMB 1,483,040
2006年秋季拍卖会 浙江省造光绪元宝“浙江楷书”样币全套五枚 成交价:RMB 1,760,000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
过去人们识别假银币,只需采用听声音、比外形、称重量等方法就较易识别。而如今,拼镶或改刻银币一般都发生在传世很少的珍品和银币身上,甚至连银币表面的包浆(旧气)也都是原制。
比如,普通湖北省造光绪元宝龙洋市价仅1700余元一枚,造假者先将该币背面的长花星刮去,然后再镶嵌上用小银片制成的“本省”两字,该币摇身一变,竟成了稀世珍品即身达上百万元的湖北省造光绪元宝“本省”龙洋了,由于这枚改刻币的正面与真币完全相同,且该币存世量极,一般的集币爱好者根本没见过真品,故欺骗性很强。
对付这样的“ps银币”, 根本无法用肉眼来辨别,不少人士认为,的鉴别方法就是用高倍放大镜仔细察看币面上每个字的字迹和图纹是否自然,若发现有细微的刀刻痕迹,就必定是改刻币无疑了。但这说起来容易,此类拼镶改刻老银币足以以假乱真,不用说普通集币爱好者难以识别,就连一些钱币收藏家也常常“打眼”。
光绪元宝近年来在拍卖市场上所表现我们来看一看御藏国际统计的数据资料拍卖市场成交记录
拍品名称 估价 成交价 成交日期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 180-360万 198万 2014-11-15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本省” 150-250万万 172.5万 2011-12-08
1895年湖北省造光绪 120-160万 134.4万 2008-04-28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 20-50万 57.5万 2011-12-18
清代湖北“湖北省造 光绪 18-28万 37.95万 2011-09-10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背浙江铜 15-30万 36.8万 2011-06-29
清湖北省造光绪元宝背浙江 18-18万 36.8万 2014-06-14
湖北省造光绪元宝当十圆珠 15-30万 31.36万 2007-05-22
先秦货币初探,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商品经济发展,使在流通中要分割和鉴定成色的金属称量货.明字刀币逐步不适应,而被金属铸币所取代。
从春秋时期进入金属铸币阶段到战国时期已确立布币,刀货,蚁鼻钱,环钱四大货币体系:
中原地区 即赵、韩、魏三国和周王室等地,主要流行布币(例如货布)。布币脱胎于青铜铲形农具,和“布”同音假借。春秋时期的布币主要是空首布即有装柄的空心銎。而战国时期的布币主要是平首布,即相对“空首布”而言,已无装柄中空的銎,而形似铲状铜片,布币形制大致分平肩,耸肩,圆肩和方足,尖足,圆足等类别,一般由平肩平底布或平肩方足向耸肩尖足布,圆肩圆足布演化,地区后扩展到楚国和燕国等地。
东方的齐国和北方的燕国 主要使用刀币。刀币分“燕明刀”和“齐刀化”二大类型。刀币形状取象于山戎 、北狄等北方游牧民族渔猎用的刀类工具。由于齐刀面有“化”字文而称“刀化”。刀币形状刀背分弧背、折背、直背,刀首有平首,尖首之分,也是我国早期一种青铜铸币。
西北方的秦国 用环币,其形制取象于纺轮或玉壁演化而来。环币分圆形圆孔和方孔
蚁鼻钱
两种。战国时期即较早铸行的是圆形圆孔,后秦惠文王,秦始皇铸圆形方孔“半两”钱。圆形环钱是方孔钱的原始状态。
南方楚国 铸币铜贝称蚁鼻钱,由贝币演化而来。铜贝钱文“ ”形似鬼脸,为“贝化”二字组合。蚁鼻喻小,意即小钱。楚国有文铜贝铸币俗称“鬼脸钱”、“蚁鼻钱”。楚国除蚁鼻钱外,还有黄金称量货币,是战国时期以黄金为流通货币的国家。
总之,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四大货币体系分别由刀、铲、纺轮等劳动生产工具演化而来,由此可见当时各地征战、渔猎、制陶,纺织与贸易往来等经济生活地区特色与社会风貌。同时形成四大货币区也是诸侯割据的产物。随经济与商品交易发展。各国货币互相流通,要求并相应促进币制出现统一与标准化趋势。
秦汉“半两钱”
秦半两
秦统一六国后,政治统一要求经济统一作基础,秦始皇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在统一文字,度量衡同时,也统一了货币。规定以“黄金”为上币,以镒(20两)为单位,以圆形方孔铜钱为下币,以半两为单位。钱文“半两”与实重相符,这种方孔圆钱从此成为中国货币的主要形式一直沿用二千多年。为何取这种形制呢主要是环形便于携带,而方孔穿绳索铜钱不易旋转,可防磨损。也有人认为这种形制表达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秦朝方孔圆钱是世界上早由法定的货币。
鉴别战国和秦朝的“半两钱”可从书法入手。战国币钱文“半两”为大篆:而秦朝币钱文“半两”为小篆。相传秦币由宰相李斯所书。大概受此影响,秦朝之后的钱文大都出自达官贵人或书法名家之手。宋朝还出现皇帝御书钱。中国古钱币与西方货币的区别之一是中国古钱版面以钱文为主,流通币极少有图案为主的,而西方货币则以动植物,人象等图案为主。古钱上的书法艺术为另一话题当别论。
据说秦始皇为防备百姓造反收天下兵器铸十二金人。这势必影响铜钱的铸量。因铜价,货币流通量不足,故秦半两钱价值很高。汉初发生“秦钱重()难用”问题。汉承秦制沿用半两钱,但刘邦当皇帝时国家很穷,改铸了许多小钱,先后出现“榆荚半两八铢半两,四铢半两等。一两为二十四铢,因对秦半两大幅减重,“半两”名实不符。尤其是一种小半两,形似榆树果实而称“榆荚半两”重不足1克,直径不足1厘米。汉还允民间私铸与郡国铸币,引起币制紊乱与通货膨胀,至汉武帝大改币制。
本人有多年古钱币交易经验,现在市场比较好,如果客户看中可以直接交易!
王老师 (同号!)
查看全部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