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的收藏价值
初入门的收藏爱好者,不可盲目收藏,先确立收藏方向。
瓷器收藏和玉器收藏书画收藏不一样。书画收藏也就是古代书画和现代书画,玉器收藏也就是高古玉和明清玉,翡翠三大项。而瓷器收藏绝不是简简单单青花瓷,粉彩瓷,五彩瓷,青瓷这么简单。
我们一般把收藏瓷器的爱好者分为几大类。高古瓷,明清瓷,民国瓷。
其中高古瓷,又分为六朝瓷,唐瓷,宋瓷,元瓷。
明清瓷又分为明官窑,清三代,清中晚,明清民窑。其中有的人又错开,专收青花瓷,粉彩瓷,五彩器,颜色釉等等。
民国瓷主要收藏的是浅绛彩为主的彩瓷。基本上玩瓷器的,都只涉猎其中一项或者两两项,学者亦不例外。
瓷器和陶器不一样。早的瓷器,被称为原始青瓷。一般认为出现在战国时期。现在有资料显示,可能早在商代就出现了原始青瓷。原始青瓷制法是用瓷石为胎,施一层含铁元素的石灰釉,经1200℃左右高温焙烧而成。由于采用了瓷石和较高的温度,所以胎体烧结程度较好,吸水率低,敲击时能发出清脆的声音。所以被称为原始青瓷。
-
原始青瓷由于工艺一直没有太大突破,从商代一直到汉代,没有太大的技术进步。再加上商周时期一般都喜欢青铜器(当时以青铜为主要货币,青铜货币按重量定币值。所以,青铜器实际同于用钱堆筑起来的器皿,属于赤裸裸的炫富,)汉代则喜欢漆器和黄金(漆器制作工艺复杂,昂贵,一件漆器耳杯当时价值十倍于青铜耳杯,而且轻薄,美丽。黄金更是大汉的爱,参看海昏侯墓出土的金饼就知道当时他们有多喜欢金子了)。所以直到三国时期,由于战乱,在孙吴境内,开始大量流行浙江本地生产的青瓷器。主要产地在绍兴,上虞一带。
-
所以我们说的早期青瓷,一般就是指六朝青瓷。
所谓六朝。就是以北方正统士族为代表的政权。继承了魏国的西晋,然后是东晋,然后是宋齐梁陈。这一时期又称为南北朝时期。所谓北朝,就是以北魏为始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这时期南方主要是青瓷,产地主要都在浙江。统称为六朝青瓷。
北方磁窑考古资料不多,产地不太清楚。以河北景县封氏墓出土的青釉莲花尊为典型代表。近年来考证为相州窑生产。器型多高大,以雕塑。相州窑在历史上是个文献中无记载的瓷窑,今天的河南安阳在北魏、北周时期隶相州管辖,按古代以地名命窑名的法则,故称相州窑。
1986年10月,安阳市文管办再次在对安阳桥一大型隋墓的清理发掘中,意外地在出土的瓷质建筑构件的模具上发现刻有“相”字铭文,这一重大考古发现,有力地证明了相州窑的实际存在田野考古调查证实:相州窑始烧于北魏,终于晚唐。
-
北朝还有一项发明,那就是白瓷。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范粹墓出土的白瓷,是我国至今所见的早的白瓷。这时候的白瓷釉色普遍泛青,说明还没有脱离青瓷的影子,它的釉料中含铁量比较高,也说明白瓷是从青瓷进化而来的品种。早期的北齐白瓷极为。
而六朝时期的江南,属于传统汉族士大夫居住地。由于战乱,大量的汉族士族从中原迁到江南,同时也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和知识。大力的提高了以浙江为代表的南方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
六朝青瓷,多采用模印工具印花,然后施釉。还有一种印贴工艺,是用模子先做好瓷泥纹饰后再粘贴到胚体上。然后施釉。常见的印贴纹饰是兽面衔环纹饰,还有猛兽。印花和印贴是当时青瓷的主要装饰方法。东晋后这种方法显著减少了,出现了不少用铁锈斑装饰的点彩瓷器。但中国早的釉下彩瓷器,却不是东晋,而早到了三国孙吴时代。
-青瓷釉下彩盘口壶:三国时期吴国, 高32.1厘米 ,1983年于南京市雨花台区长岗村M5出土,圆弧形盖,盘口,束颈,圆鼓腹,平底。
壶上腹饰一周贴塑,由四个铺首、两尊佛像、两个双首连体鸟系组成。排列整齐,间隔有序,均以褐彩勾勒。盘口壶肩腹部饰釉下彩绘图案:鸟形盖纽两旁各饰一柿蒂纹,盖面绘四组类似纹饰,两个人首鸟身的动物分别在一株仙草上方相对飞舞,仙草两侧各有一只动物;颈部绘七只异兽,除两只并列外,其余几只之间皆有形状相似的半身异兽图案;腹部绘两排持节羽人,上排有十一人,下排为十人,高低交错排列,空隙处绘有疏密有致、飘然欲动的仙草和云气。
它将制瓷工艺和绘画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开拓了瓷器装饰的途径,在中国陶瓷史上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查看全部介绍